抢救室、ICU等医疗区域是医院中对生命支持系统要求最高的场所,其净化气体工程方案设计必须遵循高标准、高可靠性原则,确保氧气、压缩空气、负压吸引等医用气体持续、稳定、洁净地供应,为危重患者的生命救治提供坚实保障。
在方案设计中,首先应依据《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》(GB 50751-2012)和医院实际需求,科学选择气源。通常采用“主用+备用+应急”的三级供气模式。主气源可选用液氧系统或医用制氧机,确保大流量持续供氧;备用气源配置氧气瓶汇流排,当主气源故障时自动切换;应急气源则在断电或系统失效时启用,保障关键时段用气。压缩空气系统建议采用无油压缩机,避免油气污染,确保呼吸机等设备用气安全。
管道系统设计是核心环节。应采用脱脂铜管或304不锈钢管,杜绝使用普通碳钢或镀锌管,防止锈蚀和颗粒物污染。管道走向应独立支架固定,避免与其他管线交叉干扰,穿越墙体时加装套管并做防火封堵。抢救室和ICU作为重点区域,宜设置独立的供气支路,并配备区域阀门,便于检修时局部关闭而不影响其他区域。
气体终端设计应满足密集、灵活、易用的要求。在抢救室和ICU病床周围设置多接口气体终端箱,合理布局氧气、空气、负压、笑气等接口,采用国际标准插拔式设计,防止误接。终端应靠近设备带安装,方便呼吸机、监护仪、吸引器等设备快速连接。
此外,系统必须配备完善的安全与监控装置。各级减压箱确保输出压力稳定在0.4±0.03MPa,设置超压报警、接地保护和防倒流装置。全系统应接入中央监控平台,实时监测压力、流量、气体纯度等参数,异常时自动报警,实现智能化管理。
综上所述,抢救室与ICU的净化气体工程设计应以安全、可靠、洁净为核心,通过科学选型、规范施工和智能监控,构建高效的生命支持网络,为危重症救治提供有力支撑。
联系人:宋经理
手机:139-1889-2852
电话:021-31261312
邮箱:ad@zjzo.cn
地址: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环东一路88号